蜈支洲岛珊瑚种植助力旅游区生态保护

行业资讯 181

中国日报10月11日电(记者 闫东洁) 在海南省三亚市的蜈支洲岛附近的海域,50,000多株人工移植的珊瑚上,活跃着100多种海洋鱼类。

当游客下潜到6-12米的潜水区域,豆娘鱼,石斑鱼(grouper),隆头鱼(Wrasse) 小丑鱼(clownfish),砗磲(giant clam),随处可见,它们都与珊瑚礁有密切的共生关系。

海南三亚蜈支洲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的珊瑚群。

海南大学教授、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爱民说,长在珊瑚礁上的藻类等附着物会阻断珊瑚虫吸收营养,却是体型较小的鱼虾贝很理想的食物,而这些五彩斑斓的小鱼帮助珊瑚清理附着物,海洋生态系中的共生关系就形成了。

他说:“蜈支洲岛海洋生态牧场目前有近100种珊瑚生长,部分是人工移植的。现在种植珊瑚也成为了游客的体验项目之一,不仅让更多人能近距离看到珍稀的海洋生物,也能帮助提高游客的海洋生态保护意识。”

蜈支洲岛是海南省一个著名的旅游景区,年到访游客超过350万人次,其中,参与潜水的游客数量可以达到35万,潜水游客占了整个游客的10%。

景区工作人员王浩介绍说:“做好海域环境的保护,和景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。蜈支洲岛秉承‘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’的绿色生态理念,非常重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恢复,2010年起,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热带海洋牧场建设。”

人工鱼礁上生长着一些珊瑚,还有一只蓝色的车磲。